首页 动态 > 正文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李时珍与他的本草纲目)

华夏看点网08月11日小杨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李时珍与《本草纲目》,李时珍与他的本草纲目)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在我国古代丰富的医药学遗产中,有许多著名的科学著作,其中的《本草纲目》就是一部,闻名世界的药物学巨著,这部巨著的作者就是明代卓越的医药学家李时珍。

李时珍,字东壁,号濒湖,湖北荆州人。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即公元1518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即公元1593年。李时珍出生于世代行医的家庭,自幼便喜爱医学。然而年轻时,他父亲要求他走仕途之路。在父亲的坚持下,他数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落第了。于是他便决意放弃功名仕途,继承祖辈的事业,他恳求父亲并且表示了自己这样的决心:“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他父亲终于同意了儿子的要求,并精心的教他。不几年,李时珍果然成为很有名望的医生。

大约到了三十八岁,他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三年后,他又被推荐上京任太医院判。太医院是专门为宫廷服务的医疗机构,李时珍因受不了官场的乌烟瘴气,只任职一年,便辞职回乡了。

李时珍是一个医术高明的医生,曾治愈过不少疑难杂症。天子诊断与用药方面,常常有独到的见解与处方。为了治疗疾病,他不断地研究各种药物,还阅读了大量的古医籍。他在行医的同时,还致力于传统的医学理论与医药科学,本草学的学习、研究和实践。经过临床实践,他发现古代的本草书籍,虽然内容广博,知识浩瀚,但也存在着许多的缺陷与失误。于是,他决心重新编撰一部本草书籍。

三十一岁那年他就开始酝酿,为了“穷搜博采”,他读了大量的参考书。家藏的书读完了,就利用行医的机会,向本乡豪门大户借。后来进了武昌楚王府和北京太医院,读的书就更多了,简直成了书迷。

然而在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最令李时珍头痛的就是药名混杂,往往弄不清药物的形状和生长的情况。在他父亲的启示下,李时珍认识到,“读万卷书”固然需要,但“行万里路”更不可少。于是,李时珍穿上草鞋,背起药筐,在徒弟庞宪,儿子建元的伴随下,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搜求民间验方,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

李时珍每到一处,就虚心向各式各样的人请教,其中有采药的,有种田的,捕鱼的,砍柴的,打猎的,他们都热情地帮助他了解各种各样的药物。李时珍了解药物并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调查,而是要一一采视,对着实物进行比较核对。这样,弄清了不少似是而非含混不清的药物。

就这样,李时珍经过近三十年的辛勤耕耘,终于于万历戊寅年即公元1578年完成了《本草纲目》的编写工作。

《本草纲目》全书约190万字,五十二卷,载药一千八百九十二种,新增药物三百七十四种,记载了一万一千零九十六个医方,附图一千多幅。书中对每一种药物都说明它的产地、形状、颜色、气味、功用,这部书系统地总结了我国明朝中期以前药物学的巨大成就,对药物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达尔文称赞它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本草纲目》是一部在中国科学史上,乃至在世界科学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规模空前,极具科学价值的医药巨著。

为纪念李时珍对人类作出的伟大贡献,人民在他的家乡,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建立起了李时珍陵园。

李时珍陵园位于蕲州城东南面,风景秀丽的雨湖之滨,占地80亩,由李时珍墓地、李时珍纪念馆、李时珍医史文献馆和药物园四部分组成。

李时珍纪念馆为明代仿古建筑群,气势恢宏,错落有致。馆内陈列了大量珍贵的医学资料,药物标本题词。

李时珍墓地座落在蟹子地,与李时珍诞生地瓦硝坝隔湖相望,依山傍水,风景优美。李时珍医史文献馆介绍李时珍光辉的一生,馆内珍藏中外《本草纲目》版本十余种,以及古今中外介绍李时珍的医药书籍、文献资料和报刊杂志等等。李时珍药物园为我国第一家中医药自然博物馆。

李时珍陵园内树木茂盛,绿水环绕,坡岗起伏,鸟语花香,仿佛世外桃源。

如需参与古籍相关交流,请回复【善本古籍】公众号消息:群聊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