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苏苏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特点,有丝分裂后期特点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前期 自分裂期开始到核膜解体为止的时期。
2、间期细胞进入有丝分裂前期时,核的体积增大,由染色质构成的细染色线逐渐缩短变粗,形成染色体。
3、因为染色体在间期中已经复制,所以每条染色体由两条染色单体组成。
4、核仁在前期的后半渐渐消失。
5、在前期末核膜破裂,于是染色体散于细胞质中。
6、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时靠近核膜有两个中心体。
7、每个中心体由一对中心粒和围绕它们的亮域,称为中心质或中心球所组成。
8、由中心体放射出星体丝,即放射状微管。
9、带有星体丝的两个中心体逐渐分开,移向相对的两极(图1)。
10、这种分开过程推测是由于两个中心体之间的星体丝微管相互作用,更快地增长,结果把两个中心体(两对中心粒)推向两极,而于核膜破裂后终于形成两极之间的纺锤体。
11、 前中期 自核膜破裂起到染色体排列在赤道面上为止。
12、核膜的断片残留于细胞质中,与内质网不易区别,在纺锤体的周围有时可以看到它们。
13、 前中期的主要过程是纺锤体的最终形成和染色体向赤道面的运动。
14、纺锤体有两种类型:一为有星纺锤体,即两极各有一个以一对中心粒为核心的星体,见于绝大多数动物细胞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
15、一为无星纺锤体。
16、两极无星体,见于高等植物细胞(图2)。
17、 曾经认为有星纺锤体含有三种纺锤丝,即三种微管。
18、一种是星体微管,由星体散射出的微管;二是极微管,是由两极分别向相对一级方向伸展的微管,在赤道区来自两极的极微管互相重叠。
19、现在认为极微管可能是由星体微管伸长形成的。
20、三是着丝点微管,与着丝点联结的微管,亦称着丝点丝或牵引丝。
21、着丝点是在染色体的着丝粒的两侧发育出的结构。
22、有报告说着丝点有使微管蛋白聚合成微管的功能。
23、无星纺锤体只有极微管与着丝点微管。
24、 核膜破裂后染色体分散于细胞质中。
25、每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其着丝点分别通过着丝点与两极相连。
26、由于极微管和着丝微管之间的相互作用,染色体向赤道面运动。
27、最后各种力达到平衡,染色体乃排列到赤道面上。
28、 中期 从染色体排列到赤道面上,到它们的染色单体开始分向两极之前,这段时间称为中期。
29、有时把前中期也包括在中期之内。
30、中期染色体在赤道面形成所谓赤道板。
31、从一端观察可见这些染色体在赤道面呈放射状排列,这时它们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处于不断摆动的状态。
32、中期染色体浓缩变粗,显示出该物种所特有的数目和形态。
33、因此有丝分裂中期适于做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数目的研究,适于核型分析。
34、 后期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姊妹染色单体分开并移向两极的时期。
35、分开的染色体称为子染色体。
36、子染色体到达两极时后期结束。
37、染色单体的分开常从着丝点处开始,然后两个染色单体的臂逐渐分开。
38、当它们完全分开后就向相对的两极移动。
39、这种移动的速度依细胞种类而异,大体上在0.2~5微米/分之间。
40、平均速度为 1微米/分。
41、同一细胞内的各条染色体都差不多以同样速度同步地移向两极。
42、子染色体向两极的移动是靠纺锤体的活动实现的。
43、 末期从子染色体到达两极开始至形成两个子细胞为止称为末期。
44、此期的主要过程是子核的形成和细胞体的分裂。
45、子核的形成大体上是经历一个与前期相反的过程。
46、到达两极的子染色体首先解螺旋而轮廓消失,全部子染色体构成一个大染色质块,在其周围集合核膜成分,融合而形成子核的核膜,随着子细胞核的重新组成,核内出现核仁。
47、核仁的形成与特定染色体上的核仁组织区的活动有关。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