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看点网07月20日小杨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北京崇文门简介,京师故地之崇文门)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崇文门经历元、明、 清三朝古都,它位于今崇文门内大街南口处,是京师九门之一,元代称文明门明正统四年,1439年,重修并加筑翁城,改名崇文门,取《易经》”文明以建“,其得刚健而文明,寓意崇尚文德之意,与宣武门相对称,左文右武崇文门还有一个俗称,叫”哈德门”,因元代哈达王府建在崇文门内,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北京崇文门简介?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北京崇文门简介
崇文门经历元、明、 清三朝古都,它位于今崇文门内大街南口处,是京师九门之一,元代称文明门。明正统四年,1439年,重修并加筑翁城,改名崇文门,取《易经》”文明以建“,其得刚健而文明,寓意崇尚文德之意,与宣武门相对称,左文右武。崇文门还有一个俗称,叫”哈德门”,因元代哈达王府建在崇文门内。
北京的城门,素有“内九外七皇城四,九门八点一口钟”的说法,这“一口钟”就在崇文门。
崇文门图画
京城由宫城(即紫禁城)、皇城、内城、外城构成,内城有九座城门,外城有七座城门,皇城有四座城门,形成了“里九外七皇城四”的严整格局。
里九: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崇文门、宣武门、德胜门、安定门、前门。
外七:广渠门、广安门、左安门、右安门、东便门、西便门、永定门。
皇城四:大清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
“点”,铜质,扁平形似朵云,因之称“云牌”,俗名“点”。
“九门八点一口钟”指过去城门夜间关门打“点”。“点”是一种古代的打击乐器,用铜铸成,类似桃形,呈扁平状,中向隆起,边穿两孔,悬而击之。关城前要敲三遍“点”,第一遍“点”敲过,关上一扇城门,敲第二遍“点”时,另一扇再关上一半,敲第三遍“点”,门关得只留一点儿缝隙。
九个城门有八个城门关城时都是打“点”,惟独崇文门关城时敲钟。
崇文门税关曾是全国最大的税关,每年征收的税额,居全国各大税关之首。
崇文门税关,有“鬼门关”之称
崇文门税关成立于明弘治六年(1493年),是统管北京九门进出货物征收商税的总衙门,该衙门设在崇文门外大街路东,直至民国十九年(1930年)撤销,前后共四百三十七年。
从明代建都北京,通惠河码头从积水潭迁到东便门附近的大通桥下,使距大通桥只有咫尺之遥的崇文门成了各种商品的集散地和批发商聚集的地方,也是征收各种商税的最佳场所。
据明崇祯二年统计,崇文门税关全年共征收税银八万九千九百二十九两,居全国之首;到了清朝,崇文门税关的收入仍居二十几个税关前列。
清制,崇文门税关为京师税收总机关,崇文税关设正、副监督各一人。由皇帝从满族王公大臣中选派,任期一年,隔一年可再任,不得连任。监督下设正、副总办委员各一人,堂委二人,帮办委员二人。
崇文门税关除务上(即大关) 外,另有散税口十余处,肥瘠不同,最肥者称桥、坝、海, 即卢沟桥、东坝及海甸。
在这里“当差”的被看做是“京城十大优差之一”。《道咸以来朝野杂记》作者崇彝曾做过崇文税关的帮办委员,他在该书中写道:“余充崇文门税关帮办委员,岁约可得四五千金。据云监督岁入数万金。彼时视此差遂为京官最优者。
出入崇文门老照片
课税时,手续繁多,盘问备至。一般小商贩,须排队等候。天长日久,小商贩想出一个办法;根据自己货物多少,把税款插在帽沿上,走到关口,关吏取下银钱,立即放行。
清人查嗣瑮曾有一首诗说:“九门征课一门专,马迹车尘互接连。内使自取花担税,朝朝插鬓掠双钱。”这钱即归关吏私有。
崇文门税局收入甚多,为了防止其他官吏忌妒,以“献鲜”为名,每年三月向皇帝及大臣送黄花鱼,十月送冬笋和银鱼,还给后宫的妃子们孝敬,这叫脂粉钱,成为变相的分赃。
清朝流传下来一句歇后语,“崇文门当差,大发了”。
古代课税图
“蝎子倒爬城”
当时规定,城内不许开“烧锅”,凡外来酒类皆由官方指定的酒商出售,在崇文门指定了十八家,由它们统一收售,统一纳税,俗称“十八家酒店”。
烧锅
酒税很重,一般酿酒小作坊,为了维持生计,往往在夜间胸前挂着装满酒的猪尿脖,偷偷爬过城墙,以避交高税。这就是“背私酒”的。
背私酒者用脊背贴着城墙,用双脚和双手紧紧蹬着和扒着每行城砖微凸出的地方,一点一点往上“爬”,到了城上再用绳子把身体系下去。
由于“偷运”危险系数极大,故而当时称崇文税局是“鬼门关”。
明末以来,崇文门比较繁华。
崇文门外护城河,老照片
护城河水清滢,河上架有桥梁,河中游有画舫,两岸种着树木花草。绿柳迎风,红花邀月。明人董喧有《夏日出文明门》诗:“文明城外柳荫荫,百啭黄鹏送好音。行过御沟(护城河)回望处,凤凰楼阁五云深。”
护城河上游览
冬天,护城河上又是一番风景:“寒冬冰冻,以木作床,下镶钢条,一人在前引绳,可坐三四人,行冰如飞,名曰拖床。积雪残云,景更如画。冰上滑擦者,所著之履皆有铁齿,流行冰上,如星驰电掣,争先夺标取胜,名曰溜冰。都人于各护城河下,群聚滑擦,往还亦以拖床代步。更将拖床连接一处,治酌陈看于上,欢饮高歌,两三人牵引,便捷如飞。较之坐骥乘车,远胜多矣”(见《帝京岁时纪胜》)。
后来护城河水日渐淤塞,往日胜景,一去不返。
崇文门撞钟是为了让通惠河上南方来的船上的商人能够听到,不至于耽误进城。
崇文门大钟
这九座城门如何掌握统一操作的时间呢?在这几百年来,都城里的老百姓靠钟鼓楼的报时,所以由元朝建元大都的时候,就把钟鼓楼安排在城市的中心。
元至正十九年,都城的城门增建了瓮城,有城楼、箭楼,箭楼外护城河上固定的木桥改成了吊桥。遇有风吹草动,就要关城门,收吊桥。平时,晚上关城门和早上开城门。
明清则有九门提督负责。
从明朝迁都之后,北京城的九座城门,每天早上开晚上关,由提督九门负责,按现在的时间每天晚7点关城门,早5点开城门。
明朝永乐年间迁都北京之后,开关城门由九门提督管理。明宪宗实录“命提督九门内官巡视城池,且榜禁沿河居民毋得秽污”。就是沿着河沿儿的老百姓不能往河里倒脏水。专家们考证,在明宪宗实录中提到的提督九门内官是太监陈良。
九门提督衙门
清代,九门提督全称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简称步兵统领,负责守卫京师,同时还监管着稽查审案、发信号炮等等职责,九门提督衙门在崇文门。
九门提督指定下属,注意钟鼓楼的报时,及时敲钟,其他八座城门的守卫听到崇文门传来的钟声后,就打响各自城楼上悬挂的点。
一
据说当初北京地区四十里苦海,一片汪洋,因为巨鼋堵住了崇文门海眼,才变成了陆地。
当年建北京城,趁它睡觉,就在其背上修建了城楼。巨鼋醒来很不高兴,刘伯温说:“你力气大,驮个城楼不算什么。”巨鼋说:那我何时才能翻身?刘伯温说:当你听到打“点”的声音就可以翻身了。
巨鼋以为,每天关城都要打“点”,每天都可以翻身,就忍下来不再问。谁知刘伯温命人在崇文门把“点”换成了一口钟,关城门时,只打钟不打点,结果就成了“九门八点一口钟”了。
二
朱棣驾座北京,真龙聚会。
人们常说“龙生九种、种种不同”,老四蒲牢也来到北京,每天跑到崇文门上大吼,扰得四邻不安。
于是,刘伯温施展法力降服了蒲牢,把他铸在钟上,放在崇文门。蒲牢不服,虽然被铸在钟上,可是并不叫。刘伯温让工匠把撞钟的锤做成鲸鱼形状,因蒲牢怕鲸鱼,看见鲸鱼撞过来,就惊慌而叫。
蒲牢神力,崇文门的钟敲起来格外洪亮、响彻云霄。
三
北京原是苦海幽州,被龙王占据,朱棣迁都北京等于占了他的地盘,龙王一怒之下带走了北京所有的水。刘伯温前去降服了龙王,把它镇在了崇文门下的海眼里。
龙王就问:“你不能镇我一辈子呀?什么时候我能出来呢?”刘伯温答道:“什么时候你听见崇文门城楼上打点,就是你出头之日!”为了不让龙王出来害人,刘伯温派人把崇文门的云牌摘下,换成了钟,崇文门此后再也不打点,龙王永远不能出来祸害北京。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