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看点网07月31日小杨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老电影渡江侦察记1954年的好看,看到长江长江我是黄河)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954年的电影《渡江侦察记》是新中国早期的战争作品,一部非常有名的电影。可以说,它也记载着我父母的青春回忆,真是神奇。
他们对这电影都不陌生,都喜欢看。当年应该看了无数遍。
这感觉特别奇妙,想想看,他们像现在的我们一样,回忆年少时看这部电影的场景……
伟大的渡江战役,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重要战役,不过,这部战争题材的电影不讲战役,而是讲侦察兵的故事——选取小人物或者一场战斗的关键人物为主角,才是讲好故事的合理视角。
解放前夕的渡江战役发生在1949年,电影拍摄的时间距离真实事件也就过去了三四年——这才是中国真正的本土电影,比后来那些翻拍的电影或电视剧都要精准,严肃得多。
侦察兵就是特种兵——电影开场就是侦察兵汇报观察结果,用的都是专业术语,这点比很多影片都强。
侦察兵的任务就是渡江侦察,李连长由孙道临扮演。
有人说孙道临太书生气质了。这话不假,现在看也是。当年的孙道临,那真是粗布军装,不掩国色。更何况还有那把迷人的声线——他驾驭军事题材影片终归不如扮演知识分子更深入人心。
要跨越长江防线,突入敌阵,需要绝佳的胆略和机变。这部电影充分体现了侦察兵的勇敢和智慧,就像电影英雄虎胆一样,看着很爽!
既然是侦察记,就得把提心吊胆的凶险拍出来——李连长带着侦察兵,化装成老百姓,混在被强征去修筑江防工事的民夫队伍里,进入了要塞地带。然后,吴老贵和小马在李连长指示下,搞到了一份江防工事图。他们把江防图卷到芦苇管里,然后塞到鱼肚子里,由李连长借买烟之际,转交给游击队员——侦察兵真是样样都会!
敌人呢——反派都很消极,国军在江北百万大军压境下,军心浮动,兵败如山倒。
“这年头,树大招风,能混就混吧”。
“能痛快一天是一天,谁知道明天什么样?”
戏骨陈述扮演的敌情报处长,绝对是亮点——陈述本身长得就象坏人,所以能轻松演出那种人物的阴险和老奸巨猾。
为突出人物的特点,他为这个敌情报处长设计了一个“歪脖子”的习惯动作,真逗!
这位国民党情报处长,他那句“干庄稼活的肩膀上哪里来的红印子”的台词,留给人们极其深刻的记忆!
江防图被盗,引起了敌人警觉,很快他们又增加了榴弹炮团。
侦察兵的第二个任务就是搞清楚这个榴弹炮团的部署情况。
在那个年代侦察,没有任何高科技的设备能被使用,只有靠眼力和体力、智慧,支持着一次一次侦察行动。
李连长说,“不管有多难,我们一定要把敌人的炮兵情况查明白,报告过去。”
我们几条枪就可以抢敌人的汽车——他们在公路上截获了一辆要到炮兵阵地附近去砍树的敌军卡车,又化装成敌工兵,以砍树修工事为名,成功侦察到了敌炮兵阵地的情况。
但是在返回途中,又遭遇了那个该死的歪脖子情报处长。
这个反派形象贯穿了电影始终——虽然一次次被主角打败,也没有任何促进剧情的作用,但是他比主角人物还能立得起来。
这段侦察兵伪装成国军被盘查的对话,小时候倒背如流。
你们师长姓什么,叫什么?
李国栋。
参谋长呢?
陶四海。
工兵营长?
张鹏飞,
你呢?
第二连连副江彪。
陈述仅仅三四场戏就将一个反面角色的狡诈,塑造得入木三分。
侦察兵被敌人识破,遂发生了追击中汽车上的枪战。
战斗很激烈——这个三岔路口,津津乐道的电影细节之一,我父母比我记得还清楚。
战士周长喜壮烈牺牲。
电影还有一条隐约的爱情线——李连长和游击队女队长刘四姐。
当刘队长接到解放军渡江侦察队,带领他们渡河,她的一颦一笑、一弯腰一上船,都吸引着李连长的目光。
刘队长在岸边用竹竿把船推离河岸,李连长正担心刘队长咋上船,不想刘队长用竹竿撑水,一个鱼跃就飞到了船上。
好熟悉的动作和身影!李连长不禁若有所思。
他回忆起当年被搭救的场景——刘队长八年前的扮相很青涩。
这句“小姑娘,我们一定要帮你报仇,我们一定要打回江南去!”这句话,使他们二人相认。
果然刘队长就是当年救了李连长的那个渔家小姑娘,俩人惊喜万分。
这段革命浪漫主义表现得很好。
八年后的刘队长看着连长的灯还未熄灭,在夜色中静静地看着那束光,那光既像心中的爱,也似革命的火焰。
——十七年电影。正面人物高大全,脸谱化,男女感情不敢写,但都很朴实。
他们的感情戏份不大,却串了很多场,比如用花作隐喻,刘队长给连长的桌上放了一盆他喜欢的三叶红。
小马滔滔不绝地向刘队长讲他们连长的故事很有意思。
“连长一个放牛娃出身,没有文化,但是当了解放军就要追求进步,每天睡前写日记,不断学习,向先进学习……”
这里的剧情很紧凑,感情也非常真挚,没有一些主旋律电影的过度渲染,且台词精炼,真心不错!
连长和游击队长之间的爱情线,隐忍而炽热,真得有那么点一见钟情的意思,但是表达情感的几个场景都点到即止,迅速转场。
老电影有看电影的韵味——表演含蓄,又体现出革命者高度的自律。
长江长江,我是黄河,我是黄河!
长江黄河的梗原来是出自这里!
当李连长和江北通话,报告榴弹炮情况时,敌人攻进村子,炮弹击中了报话机,和江北失去了联系。
李连长立刻派遣吴老贵和小马奋勇突围,乘夜泅渡过江,把这份报告带给指挥部。
李连长:你们记住,把情报送过去以后,对天空打三发红色信号弹,我们准备在两边青龙山、狮子山一带等待你们的信号,我们回答你们的信号是三堆火光,如果没有火光…不,你们会看见的!再见!
吴老贵:再见!
刘四姐:我希望能看见你们的信号!
吴老贵:我们也希望能看到你们的火光!
历史就是千万个英雄共同缔造的。结尾一定要有一个战士的牺牲换来更大的胜利。
——为掩护小马过江,吴老贵献出了生命。
身负重任的小马,只抱着一根原木过江。
渡江工具竟如此简陋,令人心痛!
独自一人怀揣重要情报,不顾生死,一定要游过长江去!
这样的动力来自哪里?
来自最深层次的信仰——那个时候,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道光,没有邪恶是它的对手。
在侦察与战争都获得胜利的时候,侦察英雄们要去迎接新的战斗任务。连长和游击队长也要分离。
李连长动情的说,“我们就要走了,我相信用不了多久,我们就会又见面的。”
刘队长说,“不管时间多久,我一定会等
你的。”
听得出,刘队长对连长是有盼望的,但在战争年代,革命爱情只能以握手结束。
不过,这样的话,已经足够美丽——从微观的个人感情到宏观的军民鱼水情,无缝衔接。男女主人公内心情感的波澜更使人理解和感动。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