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房产 > 正文

郭德纲跟张文顺的关系 在张文顺葬礼上要对郭德纲大打出手

华夏看点网08月02日小杨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郭德纲跟张文顺的关系,在张文顺葬礼上要对郭德纲大打出手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09年,在相声大师张文顺先生的葬礼上发生了令人尴尬的一幕。

就在大家沉痛哀悼逝者时,一脸横肉的相声大师孟凡贵突然指着郭德纲的鼻子大骂他不讲艺德,骂得不痛快抡起拳头就要动手,被旁边的人拉住这才停下。

郭德纲到底和孟凡贵有什么深仇大恨,使得他罔顾死者尊严,大闹葬礼?

孟凡贵出生于1950年,曾经做过下乡知青。如果说找出谁是美食界最会说相声的,相声界最懂美食的,那一定非孟凡贵莫属。

在做知青期间,孟凡贵有两大爱好,一是唱歌说相声,二是钻研美食。条件困难的时代,能够填饱肚子都很困难,孟凡贵却依然想方设法搜寻稀奇古怪的吃食,还发明了在用拖拉机烟囱烤玉米的方法。

因为孟凡贵擅长唱歌表演,他创作的节目《百花齐放》曾获得了曲艺调研的最佳节目,孟凡贵也因此被调到了总工会文工团。在文工团,孟凡贵遇到了恩师高英培,从此拜师学习相声。

高英培是中国有名的笑星,和相声大师侯耀文师出同门。在孟凡贵拜到高英培门下后,他成了师傅的御用捧哏,两人一逗一捧表演了很多经典作品。

孟凡贵是出了名的尊师重道之人,他始终坚信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把高英培当作父亲一般对待。高英培生病住院后,孟凡贵推掉所有演出,亲自在病床前伺候,为师傅养老送终。

师傅去世后,孟凡贵不愿意再找新的搭档,转而说起了单口相声。孟凡贵的单口相声也并不逊色,《买驴》、《吃鸡》等都是为观众熟知的作品,孟凡贵成为继马三立之后又一位著名的单口相声表演艺术家。

但是,孟凡贵在相声界似乎有点不务正业,因为喜欢研究美食也喜欢吃,他成了相声界里的“饭醉分子”。

孟凡贵有一个有趣的绰号“馋人老孟”,他对老北京美食颇有研究,还是很多饭馆的座上宾。

他也主持过多档美食节目,比如《吃在北京》、《八方食圣》等,创作了《馋人说吃》、《餐馆大揭秘》等著作。

因为孟凡贵在美食领域的造诣,他被邀请做多家美食杂志的顾问策划,北京的好多饭馆都是对他免单的。渐渐地,孟凡贵出现在观众的视线里并不是在说相声,而是在谈美食。

随着相声的衰落,孟凡贵没有拿得出手的作品,只有美食家的大名为人熟知。

2.孟凡贵和郭德纲的恩怨

孟凡贵和郭德纲的关系本来是挺友好的,郭德纲师傅侯耀文、孟凡贵师傅高英培是同门师兄弟,他们算起来也是有师兄弟的关系。

据说,当年郭德纲还曾托孟凡贵问问李金斗,能不能拜李金斗做师傅。后来李金斗则说根本不知道有这回事,其实这也是托辞罢了,以郭德纲当年的落魄谁愿意收他为徒,而凭着老郭如今的风光无限,谁又敢说曾经不愿意收他为徒呢。

两人的关系发生嫌隙开始于一个叫刘云天的徒弟。刘云天本是拜在孟凡贵门下的徒弟,但不知什么原因又成为了郭德纲名正言顺的云字科徒弟,这让孟凡贵的内心很窝火。

虽然,最后刘云天还是在德云社发生危机时离开了,但孟凡贵和郭德纲的梁子算是结下了。

孟凡贵和郭德纲交恶的另一个原因是对于相声表演的不同观念。作为传统相声的代表,孟凡贵主张说相声既要考虑观众也要考虑同门,一场相声返场不过三,要给同行们留口饭吃。

而自封为非主流相声的郭德纲并不这么认为,他主张相声就是要服务于观众,天大的本事逗不出观众的笑声都是枉然。在天津的一场相声表演中,因为观众呼声太高,郭德纲返场多达二十多次。

听说了这件事情后,孟凡贵气愤不已,心里一直记着这笔帐。2009年,德云社创始人之一张文顺先生去世,郭德纲为张文顺举行了盛大的葬礼,邀请了曲艺界各路名人,也包括孟凡贵。

看见郭德纲后,孟凡贵气不打一出来,在大家都忙着吊唁张文顺先生时,他抓起郭德纲的领子破口大骂,大体意思是郭德纲没有艺德,破坏了相声行业的规矩,相声段子尽是低俗等。

孟凡贵骂得不过瘾甚至还想大打出手,幸亏李金斗等人出手制止。

虽然郭德纲是出了名的怼天怼地怼空气的刺头,但在前辈的葬礼上毕竟死者为大,所以他忍气吞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这件事情发生后引起轩然大波,好事者都在讨论谁对谁错,有人说郭德纲不遵循祖宗规制,本就无理在先,不好意思顶撞孟凡贵,也有人认为孟凡贵是羡慕嫉妒,郭德纲没有名气时不吭声,有了名气了就拿些所谓的规则来找茬……

客观地说,先不论对错,张文顺同样是相声界的前辈,孟凡贵大闹前辈葬礼确实有失礼节,和他尊师重道的风格自相矛盾。

有人说,孟凡贵与郭德纲的斗争代表了如今相声界主流和非主流两派的分歧。其实,相声本没有主流非主流之说,只是因为当初的郭德纲不被京圈捧着铁饭碗的相声大师们认可,这才自立门户称为非主流相声,发誓要把相声发扬光大。

先不说相声是否可以定义为主流非主流,单单从相声的定义来讲,它是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是用笑话、滑稽问答、说唱等引起观众发笑的一种曲艺形式。而相声的基本功就是说、学、逗唱。说得直白点,只要能够通过说学逗唱的方式,加上创作者创作的段子、包袱达到让观众们开怀大笑的目标,这就是成功了。

在八十年代,大众娱乐方式相对较少,茶余饭后听听相声成了一种主流消遣方式,也推动了相声的繁荣发展。而到了近些年,电视、网络、智能手机都在普及,娱乐的方式越来越多,相声也就日渐没落。

在自封为主流相声、互相称呼对方为相声大师的相声界,已经失去了对观众的号召力,而郭德纲带领的德云社则不同,灵活运用多种逗笑观众的方式,把曾经对相声失望的观众又召回了剧场。

当然,德云社的相声可能并不入所谓主流界的“法眼”,比如岳云鹏在台上一个挤眉弄眼的表情就逗乐了台下的人,而他经常穿插着唱歌说相声也让观众很是受用。

而像“辫儿哥”张云雷,则唱着《探清水河》,以帅气英俊的外表走了一把偶像派。

但这些人的相声基本功、传统段子就不精通吗,相反,他们个个都把“说学逗唱”的功夫练得炉火纯青,传统相声段子更是信手拈来。

其实,衡量好相声的标准,从来不是看你主流与否,一是表演者和作品的完整度,二是看观众的反应。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相声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既要讲究尊重传统,也就注重开拓创新,继往开来才会永葆生命力。

退一步讲,那些自认为高雅的主流相声拯救不了相声的衰落,而被诟病为低俗的非主流相声却让相声兴旺起来,那怎样才能取舍二者呢。艺术来源于群众,观众才是衣食父母,如果没有观众捧场,那些自称“质量比流量重要”的人即使有再好的表演也只能束之高阁。

想起郭德纲接受采访时说过的一句话,“相声衰落的原因是因为很多说相声的人根本就不懂相声。”仔细想想,发人深思。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无法核实版权归属,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作者:心向吾桐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