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房产 > 正文

虞姬为什么被刘邦杀 历史之眼从垓下到乌江

华夏看点网08月05日小杨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虞姬为什么被刘邦杀,历史之眼从垓下到乌江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作为一段千古佳话,霸王别姬的故事自汉代流传至今;然而,这个故事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未解之谜:虞姬之死。

今天,让我们来用历史之眼,去寻觅这桩古代遗案的破碎拼图,并加以还原,得到尽量真实的——霸王别姬。

一曲霸王别姬的绝唱,是否还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根据《项羽本纪》: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忼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於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全篇《本纪》对虞姬的说明只有一句:有个姓虞的美人(亦有其名为虞的说法)平时比较得宠,项羽时常带在身边,到了最后,太史公也没有交代虞姬的去向。

那么,虞姬有没有当场自刎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看汉初陆贾的杂史《楚汉春秋》,里面记载了虞姬所和的另一首歌,也是非常地脍炙人口:

“汉兵以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这首诗歌并没有记载于之后的正史:《史记》和《汉书》,并且在先秦时期,五言诗歌还未形成,因此学术界多怀疑这是陆贾从民间收集并采用的伪作。

换句话说,尽管项羽在《垓下歌》中流露出让美人自行了断的念头,但仍然无法证明虞姬当时确实自杀,甚或也产生了自杀的动机。

既然虞姬没有死,那么是项羽杀死了她么?

在项羽心目中,虞姬的地位其实和乌骓马是一样的,甚至更加不如。因此在唱完这首《垓下歌》后,项羽骑上乌骓马,召集八百勇士,准备突围而去。

但如果就这样把虞姬与楚军残余部队一同丢弃在六十余万汉军的包围中,她的下场可想而知。

以项羽的自负,他绝对不会这样做。

根据北宋时期地理学家乐史所著《太平寰宇记》中,卷一二八“濠州钟离县”条的记载:

“虞姬冢在县南六十里,高六丈,即项羽败,杀姬葬此。”

钟离县位于今天的安徽省凤阳县东北,而垓下城位于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境內,两地距离不小于80公里,按古代战马的平均速度35公里/小时,得花上至少两个小时的时间。

假设虞姬冢是真,而虞姬已自尽于垓下城,那么项羽会带着美人的尸体在汉将灌婴的追杀中跑到80公里以外的地方将她安葬么?

如果我们把垓下城、钟离县、以及乌江(今安徽省和县乌江镇,也是项羽自刎处),三点连接在一起,可以想象得的项羽最后的活动路线,是先突破汉军重围直奔南方,然后在钟离县附近折向乌江,意图夺取渡口,南归江东。

垓下->钟离->乌江的路线图

由此提出一个设想:

虞姬可能并没有死在垓下,而是死在项羽最后逃亡的路上。

终于,我们收集以上拼图,并尝试着将其完成拼接,可以得到故事的如下续写:

项羽没有抛弃虞姬,遂带着她,以及八百勇士,从垓下杀出,前进至钟离县时,虞姬死亡,项羽埋葬了她,继续向命运的归宿地前进。

那么,虞姬的死因究竟是什么?

一、自杀

垓下至钟离县,长达80公里的逃亡路程,虞姬因身体原因无法继续前进,因此产生了自杀动机,项羽没有阻止。

这个原因成立的可能性低,因为除非是在怀孕状态或是中途受伤,八百骑队只要有备马,带上一名女子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况且虞姬长期随侍项羽,理应具有一定的骑术。

(注:如果虞姬怀孕,倒是可以解释项羽为什么没有抛下她,算是历史一大八卦。)

二、被敌人所杀

这个原因成立的可能性低,因为虞姬在骑队中的位置肯定是相对安全的。

三、死于项羽之手

这个原因成立的可能性高,因为之前在垓下,项羽没有杀虞姬,可能是念旧不忍,也有可能是心存侥幸,认为可以把虞姬带回江东。

结果半路上追兵太急,等过了淮河,大部分人已经掉队(或者脱队私逃),损失惨重:

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此时的项羽离乌江还有约390公里,结局其实已经注定。

绝望的项羽打算放手一搏,面对虞姬,他只剩下两个选择:主动杀死她,或令她自杀。

两种死法,其实已经没有什么区别。

惜别的泪水,有多少出自于爱情?古人心目中的爱情是否只有牺牲?

历史的尘沙掩藏下的千古佳话,往往会是一个包含着残酷真相的故事。

史记书写了英雄,民间流传着爱情与坚贞,唯独没有人记得那一抹红颜,是如何地褪去。

虞姬,曾经是一个完美的爱情形象,但又是那样的空洞和脆弱。

乌江畔的项羽,生命最后一刻的项羽,在想什么?

全文完,感谢阅读。

【洞察历史背后的真实人性,追溯时间之下的本来面目,历史之眼,为您讲述不一样的故事】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