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看点网09月06日小杨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莫言的小说蛙真实事件(一晚上遇到三次)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葛维屏
每天晚上,笔者都喜欢捧着一本书,以作入睡前的催眠剂。
最近,因为梁晓声获得茅盾文学奖,便把他过去的旧书,拿出来重新温习一下。
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雪城》,过去也读过一部分,但没有读完,这一次决定把它完整地读一下。
可以看出,梁晓声受到两个作家的严重影响,一个是雨果的影响,就是在叙述过程中,总要跳出他叙述的情节,居高临下地进行一番跳高的评论;一个是俄苏文学的影响。梁晓声文学深得俄苏文学的精髓,学法了俄苏文学的冷静、收敛、含蓄的笔触,其中他在文中的一些语句,很容易可以看出是直接舶来自俄苏文学中的常用意象。
比如,在《雪城》中有这样的一句话:煤车像一条死了的大蟒蛇,笔直地僵卧在铁道线上。
当时就觉得梁晓声这样的描写,非常的熟悉,一定曾经出现在俄苏作家的某本书中。
这是当天晚上第一次碰到了“蛇”。随即,听到了老婆的一声呵斥:你身上怎么这么冰冷,像蛇一样。
这时候,我才耸然而惊,今晚一不小心碰到了两次“蛇”。
不过,与梁晓声笔下的“蛇”相比,此刻老婆话里的蛇的比喻,在意象的使用上显然是不一样的。
我当即不客气地回复老婆:那怎么办?你给我焐一焐。
老婆一脚把我踢开,说:离我远一点。
我立刻用蛇来回敬她:你是一条蛇呵,这么狠毒。
于是,我在一个晚上,遇到了三个涉及“蛇”的语境。
从这三个相关“蛇”的语境里,我们可以看到,同样的一个“蛇”,却有三种不同的用法。
梁晓声笔下的“蛇”,是取自蛇的外形特点。
老婆的口里的蛇,则取自蛇作为冷血动物的“冰冷”这个意象。
而我反唇相讥的“蛇”,则取自于“蛇”的毒。
实际上,这反映出同样的一个“语词”,它富含着众多的语义,我们往往取其一种,用着我们需要求得的象征性比喻。
比如蛇的意象,可以分解如下:
一是蛇的外形。蛇的长的,故可以用来比喻道路。
二是蛇的动态。蛇的游动状态,给人一种穿透的感觉。
三是蛇的视效。蛇的外表花里胡哨,给人一种很恶心的感觉。
四是蛇的触感。蛇是冷血动物,故可以取其冰冷的一种状态,来隐喻“冰冷”。
五是蛇的叫声。这是一种很抽象的存在,蛇也会咝咝地吐信子,以此使蛇也具有了这方面的本原喻意。
六是蛇的毒性。这种毒性,是一种抽象的形而上的属性,可以用其一点的“毒”,来隐喻“人性之恶”。
这种语言现象,其实看起来是非常简单的,但是,如果能够熟能生巧地运用这一规律,可以让文章达到画龙点睛的神奇效果。
这一规律,即使文学大家钱钟书也没有忽视与轻视。
在钱钟书的《管锥编》(中华书局,1986年第二版)第一册36页《一六、归妹》一章中,他专门解释了这一“比喻多边”现象。
钱钟书用他的不算太难懂的准文言写道:“盖事物一而已,然非止一性一能,遂不限于一功一效。取譬者用心或别,着眼因殊,指同而旨则异;故一事物之象可以孓立应多,守常处变。”
大意是说:一个东西,虽然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但它的性能却包含着很多种,所以,用这个东西来做比喻,一般情况下,因人而殊,会取它的众多性质中的一个维度来作比喻,从而形成了这么一种看起来简单、但却很实用的语言现象。
笔者有一个观点,就是中国作家莫言从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里汲取了大量的丰富多彩的意象,融入到他的小说文本里,从而形成了莫言的独树一帜的感觉奇谲的小说文本。
就像“蛇”这种意象,在中国传统文学里,可以说,没有多少兴趣拿来作为喻体的。但俄罗斯作家中,非常喜欢用“蛇”的意象组织成文,这也影响到中国作家的写作。
我们不妨用“蛇”这个意象,看看在莫言与他习仿的小说《静静的顿河》之间的出现频率。
——《静静的顿河》166页:在顿河沿岸伸展开的村庄,被九月的凉爽的日光一晒,好像麻木不仁了,就像一条琉璃蛇似的横躺在大道上。(蛇的线性形状)
——《静静的顿河》250页:拧成螺旋形的鞭子像一条蛇似的从手里搭拉下来,在后面晃着。(蛇的线性形状)
——《丰乳肥臀》:鞭子舒卷自如,如同一条飞舞在阳光里的蛇
——《静静的顿河》376页:战线上还没有形成那种许多里长的难以攻克的长蛇阵。
——《静静的顿河》486页:这时候他就像一条被叉子扎住的蛇似的摆动着身体……
——《静静的顿河》540页:爆炸性的子弹切断了树叶子,把松树穿成碎片,像毒蛇的信子一样刺进地去……
——《静静的顿河》652页:距离被六月战役的炮火扫荡光的市镇的废墟一里路的地方,弯弯曲曲的战壕象蛇一样在树林子附近奇奇怪怪地蜿蜒通过。
——《静静的顿河》749页:也许略微有点儿水蛇腰,两只富于表情的大眼睛使她的全身显得很漂亮……
——《静静的顿河》757页:急骤的射击声噼噼啪啪地乱响,像蛇一样盘绕着的机构弹带干燥地逐渐燃烧下去。
——《静静的顿河》1044页:这匹马生着一颗枯瘦的、像蛇一样的小脑袋。(蛇的头部形状)
——《丰乳肥臀》:绳子的头上,有一个三角形的疙瘩,很像毒蛇的头颅。
——《静静的顿河》1251页:他看到那支三千五百名哥萨克的红褐色长蛇般的纵队,正沿着奇尔河对岸的山岗移动。
——《静静的顿河》1267页:他们把咱们赶成一堆,使咱们挤成蛇群一样,就像蛇群在洪水包围的小岛子上一样啦。
——莫言《白棉花》:团团簇簇的棉花宛若翻卷的浪头,宛若唧唧鸣叫的群蛇,涌上来围上来
——《静静的顿河》1311页:那只守望的公雁扭了扭了扭像灰色石头一样的、长蛇似的脑袋,警惕地四面张望着。
——莫言《白棉花》:就是在那一点黄豆大小的明亮里,装着一只竹编的大篓子,一根大杠子和又白又硬又凉丝毫也不松软也不温暖的像毒蛇一样无情地纠缠在一起的棉花。
——莫言《白棉花》:棉花群体像海绵像橡胶像盘蛇像浮游在海洋中的海蜇皮……
——《丰乳肥臀》:东北的天边上有一道弯曲的金蛇窜动,
——《丰乳肥臀》:在他们身后,放着一堆死蛇般的牛皮腰带,
——《丰乳肥臀》:沼泽地里的白鹳降落在村头的皂角树上,一群接着一群,压断了细小的树枝,满树白羽,扇动的翅膀,蛇一样的脖子,僵直的长腿,这不正常。
——《丰乳肥臀》:枪口里喷吐出的金色火蛇。
——《丰乳肥臀》:肠子遍地爬如臃肿的蛇
——《丰乳肥臀》:他像蛇一样,褪去了一层老皮,显出一层娇嫩的皮肤。
——《丰乳肥臀》:她的蛇样的眼睛里射出了人眼的温存光辉,因此她的眼睛也就美丽动人了
——《丰乳肥臀》:跳起来,蹦一蹦,蛇蜕皮般把裙子落在脚下,仰面朝天躺在地毯上
——《红高粱》:队伍摆在大路上,三十多人缩成一团,像一条冻僵了的蛇。
——《红高粱》:奶奶看着镯子上的蛇形花纹
——《红高粱》:它们在奶奶眼里盘结成蛇样的一团,又忽喇喇地伸展开来
——《红高粱》:他的胳膊像死蛇一样垂着,再也无力抬起来了。
——《红高粱》:余占鳌面如金纸,仰在劈柴堆上,像一条死蛇,好久才缓过气来。
——《红高粱》:哨兵的枪刺发出一道道弯弯曲曲的银蛇样的光芒
——《红高粱》:五脏六腑都被搅得盘结如蛇
——《生死疲劳》:巨大的耻辱,毒蛇信子一样的怒火,在我心中燃起。(是指怒火如同蛇信子的形状,当然,说它像蛇信子的伸出的形态也能说得通,关键是在比喻的喻体与喻意之间造成一种脑补的空间)。
——《静静的顿河》11页:一股雾气在顿河上空腾起来,移动着,顺着白石灰岩山峰的斜坡铺展开去,像一条灰色的没有脑袋的毒蛇一样钻进了悬崖。
——《静静的顿河》540页:不论是手还是脚,都不敢弯曲一下,像蛇一样爬着,在身后的泥泞上留下一条痕迹⋯⋯
——《静静的顿河》755页:盖沃尔克扬次像蛇一样,弯弯曲曲地爬过来了。
——《静静的顿河》855页:这一个纵队像一条肥胖的黑蛇一样穿过了顿河,——蜿蜒曲折地往阿克塞爬去。
——《静静的顿河》418页:一阵轻松的念头像小蛇一般滑过。
——莫言《白棉花》:立刻便有那又白又硬又凉的感觉像蛇一样爬进我的脑海……
——《静静的顿河》1015页:你就象毒蛇一样乱摆尾巴!
——《丰乳肥臀》:秃秃的小尾巴,蛇一样扭动着。
——《丰乳肥臀》:一声终于忍不住的嚎叫从她的嘴巴里冲出来,飞出窗棂,起起伏伏地逍遥在大街小巷,与司马亭的喊叫交织在一起,拧起一股绳,宛若一条蛇,钻进那个身材高大、哈着腰、垂着红毛大脑袋、耳朵眼里生出两撮白毛的瑞典籍牧师马洛亚的耳朵。
——《丰乳肥臀》:他感到桥梁在烈火中变成一条大蛇,扭曲着身体,痛苦不堪,渴望着飞升,但头尾却被牢牢地钉住了。
——《丰乳肥臀》:小骡子的脑袋,藏在母驴的胯下,秃秃的小尾巴,蛇一样扭动着。
——《丰乳肥臀》:脚步轻捷似麦梢蛇在麦芒上滑动
——《丰乳肥臀》:他流了很多血,成了汪,像小蛇一样四处爬。
——《丰乳肥臀》:它的头在我怀里晃动着,弓起的脊背像蛇一样扭动。
——《丰乳肥臀》:一条响屁,像蛇一样从他的裤腿里爬出来。(这个比喻运用了通感,把声音化成了可见的蛇的动态,这也是莫言语言的别出心裁之处)。
——《丰乳肥臀》:间或有几只鸟儿惊叫着蹿飞起来,好像被蛇咬了一口。(这里是指蛇咬物的动作,连琐产生了另一个鸟飞的动作)。
——《红高粱》:我父亲从高粱地里,蛇行到河堤边,
——《红高粱》:父亲觉得汽车像一条吞食了刺猬的大蛇,在痛苦地甩动着脖颈。
——《红高粱》:一大片高粱间火蛇飞窜
——《红高粱》:父亲看到郎中手里的小剑像小蛇一样扭曲着逼近爷爷的喉头。
——《红高粱》:冷支队长嘴角上吊着,腮边的皱纹小蛇般愉快游动。
——《红高粱》:一阵强烈的抽搐从她的脚底飞蛇一样蹿到脊骨,上达头顶。
——《红高粱》:但是我被杂种高粱包围着,它们蛇一样的叶片缠绕着我的身体
——《生死疲劳》:迎春嘴里发出的惨叫像一条银蛇在月光中飞舞(这也是通感的运用,指声音用蛇的形状来通了一下感。)
——《生死疲劳》:我呆呆地坐着,看着被我遗忘了许久的大和尚像一条惊蛰后的大蟒蛇,慢吞吞地醒来。(指蛇的苏醒、复苏的状态)。
——《静静的顿河》399页:他们的灰绿色的制服,毒蛇一样的色彩,闪闪发光的漏斗形的圆筒军帽,挂着小旗子的摇摇晃晃的长矛,都好像还在我的眼前飘动。
为什么要用蛇的体温来掇取意象?一般人可能不愿意去用,但“蛇”所具有的冰冷的意象,会给人带来一种浑身瘆得慌的特有感受,喜欢剑出奇锋的莫言,在发挥他的感觉盛宴性描写的时候,非常乐意用“蛇”的体温来制造一种让人毛骨耸然的寓意。你想一想,如果你联想到“蛇”的冰冷,那肯定要是与蛇发生接触的,你不仅能够感到“蛇”身上传导出来的冷,而且还能想象得到在感受这一过程中所感受到的“寒颤”,莫言的语言为什么能够让人既有视觉感,而且还有身临其境感,正是他的这种对感觉的各个维度包括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的三百六十度全方位运用。
——《丰乳肥臀》:后半夜的时候,潮湿的东南风像蛇的皮肤。
——《丰乳肥臀》:半夜时分,空气阴冷潮湿,蛇一样的阴风,从山的缝隙里爬出来,摇得脱尽叶片的灌木枝条簌簌抖,卷得树下的枯叶刷刷响。狐狸在洞穴中悲鸣。狼在山谷里嗥叫。生病的孩子像猫一样呻吟。
——《红高粱》:两线蛇一样的寒气从脚心直贯头顶
——莫言小说《复仇记》:芦苇冰凉黏腻,如同毒蛇。
——《静静的顿河》1450页:在空中飞着的、火热的子弹像蛇一样嘘嘘叫。
——莫言《白棉花》:抬着它们向车间奔跑,像抬着一篓阴冷的蓝蛇,它们在篓里鸣叫着,纠缠着,令我脊背阴凉,
——《丰乳肥臀》:烫,(大家)都像毒蛇一样咝咝地吸气。
——《静静的顿河》693页:像喀勒梅珂夫这样的人,就得像对付毒蛇一样把他消灭掉。
——《静静的顿河》1015页:“我要把你扭送到他那儿去!……毒蛇!坏蛋!……”
——《静静的顿河》1015页:“你就像毒蛇一样乱摆尾巴!哼,算了吧,我不告诉就是啦。”
——《丰乳肥臀》:因为冷酷,她那两只原本是美丽温柔的灰眼睛,突然间变得极为可怕,令他想起了她的娘,令他想起了沼泽地里那些能囫囵个儿吞掉大雁的蟒蛇。
——莫言小说:他抡起毒蛇般的鞭子,疯狂地抽打着女考察队员们。
可以说,在中国当代作家中,没有任何一个作家,像莫言那样,如此广泛而遍地开花地运用“蛇”的意象。
显然,莫言对“蛇”的意象的运用,已经把蛇的各种可能性悉数囊括,但是,一些基本运用在《静静的顿河》里都有前科与模本,我们只能得出莫言在肖洛霍夫的基础上钟事增华、发扬光大的结论。
为什么莫言能够用到如此之多的意象,而其他作家后来也追随莫言的风格,引用了意象,却给人感觉是画蛇添足、水土不服呢?
这主要原因是莫言的基础文本是一种白描风格,他的写作,多习惯于外在的表象叙事,而少于抽象的精神叙事,所以,莫言在他的外在表象的描摹中,能够挥洒繁复的意象,而不影响他的整体风格。
而在习惯于抽象叙事的作家,在插入意象之后,便会给人一种叠床架屋、累赘重复之感。
作一个比喻,莫言的文风比较接近于赵树理的风格,侧重于外表的白描描摹,而其他的作家,大多是柳青的风格,习惯于抽象的提升的文字,所以,唯在莫言在意象的运用中独擅胜场,如鱼得水,这也是莫言在八九十年代如日中天、傲视群雄的原因。
而莫言的意象之源,正是来自于《静静的顿河》。笔者之前写过一篇文章,详细分析莫言对肖洛霍夫的师承关系,长达四万字,通篇以干货的形式,条分缕析莫言在多个方面,对肖洛霍夫的袭仿隐秘,当时受到各方的嗤之以鼻,但是这么多年随着莫言研究的甚嚣尘上,笔者文章中的观点,被多篇论文窃取。
当然会有人问,怎么能确定那些论文就是抄袭你的呢?
观点这种东西,看不见摸不着,观之无痕,但这些论文却偏偏要原封不动地抄袭笔者原文的语句,暴露了抄袭的本质。
笔者提及此事,只是说明莫言对肖洛霍夫的师承与袭仿得到了学院派更多的研究者的确认与承认。
本文以“蛇”这个意象为由头,反映了莫言是如何在他的意象运用中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多少能洞观一点莫言写作的秘密,在他看似简单的文字中,其实蕴藏着他的丰富的师承积累,他的现实生活的层积,还有他的天马行空的头脑对这一切的浑炖乱烧的巧夺天工的后加工。这一切才合成了莫言的真身存在。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