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互联网 > 正文

鉴赏扬州慢 姜夔 姜夔一首扬州慢见残景而伤世

华夏看点网08月28日小杨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鉴赏扬州慢,姜夔,姜夔一首扬州慢见残景而伤世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扬州慢·淮左名都》

姜夔 〔宋代〕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人,是南宋婉约派最有影响的词作家之一。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

姜夔早年生活比较困顿,二十二岁那年,他漫游到了一度是“春风十里”的扬州。这首《扬州慢》就作于此时。是一首典型的见残景而伤怀的佳作。

前面的小序交代了词写作的具体时间(淳熙丙申年至日,即1176年冬至)《黍离》是《诗经,王风》中的一篇,是为悼惜周室衰微而作。千岩老人,指姜夔的诗友萧德藻。词人第一次到扬州,原先早已从他人的诗词中感受到扬州的繁华,但一直没有机会见到。这次见到之后,发现与自己所想完全不同,只剩一派凋零萧瑟景象,“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扬州慢》是如何感慨今昔的呢?先看上阕,主要围绕行踪展开。

词的开头以“淮左名都,竹西佳处”领起。在人们的印象中,扬州是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是淮左名都,扬州位于淮水东南,宋代设置淮南东路,故称“淮左”。“竹西”指竹西亭,据记载,扬州城东禅智寺侧的竹西亭,环境幽美。

杜牧有诗《题扬州禅智寺》“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词人漫游经过这一代“名都”“佳处”自然要停下来赏玩一番,所以接下来说“解鞍少驻初程”。“解鞍”就是解下马鞍,“少驻”就是稍微停留一下,“初程”指征途的初始阶段。前三句,简要地交代了词人刚到扬州的心情,这三句中,词人脑海里有个先人为主的意念,那就是扬州自古就是个繁华胜地。接下来写所见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春风十里”,指的是杜牧的诗句“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赠别》),赞美扬州的繁华,可如今却“尽荠麦青青”,昔日兴旺的十里长街,现在却都长满了野生麦子,荒凉破败。这两句中用了强烈的对比,给人一种由盛而衰的冲击力。“荠麦青青"使人联想到《诗经》中“彼黍离离”的诗句,同时暗合小序中的“《黍离》之悲”。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胡马”,指金兵。“窥江”,指宋高宗、孝宗在位期间,金人在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绍兴三十年(1160年)、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和孝宗隆兴二年(1164年),曾多次发动大规模的侵袭,扬州城遭受多次战火,被焚劫一空。

“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八字含有极高的艺术性。钟振振指出:‘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八字,盖自唐人钱起《江行无题一百首》诗其十二“翳日多乔木,维舟取束薪。静听江叟语,俱是厌兵人”化出。试想,以无知之“废池乔木”尚且悲恨如此,更何况有感情的人呢?妙在只说到池木“犹厌言兵”便戛然而止,“更何况”云云,吞咽去不说,既节省了篇幅,又耐人寻味,可谓增兵减灶,事半而功倍。”

姜夔所写,应是战争已经结束了十几年后的景况,事隔多年之后,连不会讲话的废池乔木,都还害怕听到“战争”两字,就更显得沉痛哀迫。这正表明,留在人们心理上的那种“伤痕”,又是何等深刻。

站在扬州城内,所能听到的是“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黄昏”“寒”“空城”,给人凄然之感。“淮左名都”如今却变成了一座空城,既表达了对金兵的愤恨,又对宋王室没落感到忧虑。空城非常契合《黍离)之悲的情感基调。

综观上阕,词人主要写自己来到扬州的所见所闻,虽然着墨不多,但其中化用了多首唐人诗句,增添了词的内涵。

下阕围绕所感展开。词人先从评论杜牧入手,“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姜夔之前认识扬州,主要是通过杜牧的诗句,杜牧才华横溢,曾写了多首赞美扬州的名诗名句,如“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赠别》);“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遣怀));“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当年的杜牧何其风流俊赏,但今天重新来到扬州,也会惊诧于扬州的残破。词人的本意是想说明自己对扬州现状的悲伤,但却通过评论怀念杜牧表达出来,杜牧的“惊”其实就是自己的“惊”,词人的沉痛心情借助历史人物来表达,情感更加沉痛厚重。

这也间接表明自己虽然也具有杜牧那样的才华,且对战乱造成的伤痕也没有一点思想准备。“算",推测、料想,是假设虚拟之词。料想杜牧重游故地,也一定会为满目疮痍的现象所震惊。所以,难以表达的情思还是借杜牧来表达。“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纵”,即使,纵使杜牧有写“豆蔻”“青楼”诗的才华,现在看到扬州恐怕也难以写出那样有深情的诗篇了,扬州城的面目全非已不言而喻。这几句词都带有词人自况的意味,这样写比直抒胸臆更显含蓄有致。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据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三》:“扬州在唐时最为富盛,...可纪者有二十四桥。”北宋时仅存七桥,有南桥、小市桥、广济桥、开明桥、通泗桥、万岁桥、山光桥。

姜夔称“二十四桥仍在”,并非纪实,其目的是为了阐明物是人非之感。主要也是针对杜牧的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而言的。桥还在,但是在桥边吹箫的人却已不在,只剩下“波心荡”一一桥下的流水自己在碧波荡漾,一轮孤月冷冷清清地倒映水中,随波荡漾,四周寂寞无声....杜牧昔日笔下的热闹场面,已经彻底一去不返了。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唐宋时扬州芍药与洛阳牡丹齐名。北宋王观撰《扬州芍药谱》云:“扬之人与西洛无异,无贵贱皆戴花,故开明桥之间,方春三月,拂旦有花市焉。”放眼整个扬州城,只有前人曾经种过的芍药,是唯一略带生气的“旧相识",年复一年地开放复凋零,可是,种花的主人早已不在,这芍药花每年又为谁而生呢?

结句在感叹之中含有伤感之意,问语中饱含着今昔对比的沧桑之慨,“到底为谁生呢?”将读者的思绪引向画面之外。结论是花不知,人亦不知,残景、冷色、清音、凄情,都凝聚在红芍药花的形象里,不尽的余味留给读者去思考。

《扬州慢》词全篇井然有序,围绕着衰亡的时世,感慨今昔。上阕记游踪,一气呵成,一过一停,所见所闻,《黍离》之悲顿生。哀时伤世,词人于是想到杜牧,形成今昔之对比。全篇时间、空间层次井然有条。

词人选取了一些特定景象来表达特定感情,比如为了达到哀时伤世的目的,突出了,“清冷”的感觉。如“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中“废”“厌”都是词人运用主观感情的联想,是词人移情的结果,“废”可见敌人对扬州的蹂瞒之深,“厌”可见人们对战争的痛恨之重。“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空城”指出残破之广。“波心荡,冷月无声",月亮原本只有色而“无声”,也无冷暖之别,但姜夔借助通感的修辞手法,用“冷”和“无声”写出清冷之感,无怪乎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云:“白石词以清虚为体,而时有阴冷处,格调最高。”

全词最显著的特点是今昔对比手法,一落笔便将扬州破败的景象呈现在读者面前,令人触目惊心。接下来虚拟杜牧重游故地的惊诧,使昔日的繁荣昌盛由杜牧的诗句反观出来,无形中与今日的残破构成强烈的对比。词人从不同的角度突出眼下扬州的荒芜凄凉,对往日的繁荣却以杜牧等的名句化用人词,既勾起了读者的联想,又增添了词的韵味,从而取得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名都”扣“空城”,又以“春风”对“清角",其城由盛转衰不言自明。

第二大特色是化用前人诗句。如杜牧《题扬州禅智寺》:“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遣怀》:“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寄扬州韩绰判官》:“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么多的名言佳句,被《扬州慢》一网打尽。但词人不是把前人诗句硬套进自己的作品里,而是精心剪裁,如行云流水一般慢慢流出,既表示了对杜牧其人其诗的喜爱,又在客观上造成用扬州昔日的繁华反衬今日的残破,一举两得。

在突出主题方面,为了突出“《黍离》”之悲,词人指出“胡马窥江”这一诱因,围绕扬州被侵略的主旨倾诉心中的无尽凄楚。在用语和用典方面,姜夔词平易雅淡。

姜夔词的境界显得那样幽远,景物都被染上淡淡的愁苦情调,因而韵味悠长、意境空灵、色泽清冷、气格峭拔。《扬州慢》作为姜夔的代表作,词人的笔法是清雅空灵的,却寄寓深长。用低婉的声调,清刚峭拔之势、冷僻幽独之情,写出了战争带给扬州城万劫不复的灾难。是姜夔“见残景而伤世,词清空又雅淡”的结晶。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关注遥山书雁,带您领略文化的博大精深!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苏轼记梦诗词里的悲欢与愁苦

苏轼《减字木兰花》蕴含生命真谛,透露佛法禅机,阐述生活意趣

苏轼《定风波》用最质朴、自然的人生智慧,凝括成一种生活态度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