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 > 正文

烧包谷云南方言版不要吵不要闹(烧包谷爆火后的20年)

华夏看点网08月02日小杨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烧包谷云南方言版不要吵不要闹(烧包谷爆火后的20年)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如果你问云南省外的朋友这只兔子叫什么,

大家会叫它“兔八哥”。

但如果你问任意一个云南人,

他们会告诉你,这是“烧包谷”。

整哪样,老表?

烧包谷一上台,精彩自然来!

在云南,可能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卓别林》、《猫和老鼠》是默声电影和哑剧幽默片。这个有趣的现象要归功于《开心蒙太奇》系列节目。

它以多部影片作画面基础,再配上云南各地方言,给每个角色都注入了全新而有趣的灵魂。云南本土方言喜剧红极一时,让“汤姆猫”变成了“大洋芋”,红到街上随便抓个人也都能模仿上一两句。

然而,“大洋芋”的配音演员可能鲜有人知。这个全云南“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幕后配音大师,叫唐鹏。

唐鹏(中)和朋友

唐鹏并非专业配音出身,但一次在电视机前和开心蒙太奇的邂逅,让他的云南方言和喜剧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毛遂自荐下,唐鹏如愿成为一名配音演员并参与了“大洋芋小米渣”的配音。大洋芋走红后,他创办了自己的多米诺文化传播公司,“烧包谷”随之问世。

之后,操着云南各地口音的勺颠颠、糟辣子、黑大头、娇滴滴、憨出出、BB雀这些经典形象也被陆续塑造出来。

勺颠颠 糟辣子 憨出出与娇滴滴 霉出出与BB雀

直到今日回忆起来,脑海里都回荡着欢声笑语。随着人们观影爱好的变化和笑点的改变,唐鹏重新诠释的角色,也从动画片延伸到了美剧。比如人气较高的《雀人兄弟》、《歪歌》,但无一例外,这些作品都还是依旧保持着曾经的新鲜、活跃以及最关键的搞笑。

“烧包谷”有多红?红到它的台词,你只用说上句,就有人会接下句。红到不知道昭通在哪里的小朋友,都会学着“烧包谷”讲昭通话。

这一系列的配音喜剧到底为什么火?火得成为了几代云南人的记忆?除了搞笑的外表下,更多的是方言给大家带来的“身份认同”。

就像云南省王牌民生节目“都市条形码”旗下的“大口马牙”脱口秀节目,正是以云南方言为招牌,创下了收视神话。

大口马牙深受人民喜爱

难道云南人都爱看新闻?都爱八卦?其实不是的,其中的魔法就是这亲切的云南方言,它让所有云南人都爱上了这围绕着“张家长李家短”的新闻类节目。

让这本来是有距离感的新闻类的话题,在方言的加持下,产生了妙不可言的亲切感和认同感。

把观众从“电视机前一个个看新闻的人”,转变成了“关心云南的云南人”。

“这是我们云南的节目,这是我身边发生的事,这是只有我才听得懂的报道”

脱口秀考验的是主持人的临场反应和知识储备。配音,则需要更多幕后的付出。

“烧包谷”系列作品,看似只是简单的用云南话念出台词,但如果去了解它的制作过程,你会发现,它的诞生远远不止“会说云南话”这么简单。接下来,让我们看一看,“烧包谷”系列荧幕后更多的创作故事。

我们是快乐声产线 但是生产快乐的过程一点都不快乐

你能想象,这么多经典配音作品背后,都是没有台本自由发挥吗?

唐鹏聊配音

“有了台本,我就得照着念,而不是去演绎一个角色。”

唐鹏在一次采访时如是说到:“有些人会说,‘你配一个3分钟的视频,难道很难吗?’。他没看到的是,为了更好的了解一段视频,特别是“雀人兄弟”这样原片是欧美电视剧的片段,我需要思考很多东西。”

“比如,要先去了解他们的文化,再反复揣摩如何把这些有文化差异的笑点和段子“带回来”,也就是本土化。”

“一个3分钟的视频,我要反复看上几十遍甚至上百遍,把剧情烂熟于心,倒背如流后,才开始配音创作。”

在创作《雀人兄弟》时,一个三分钟的片段需要花三天,在不断的观看后分析出原片的西方元素和我们文化的距离,再寻找出突破口,这样不断揣摩出的笑点和段子背后,是唐鹏对于方言传承的执着和坚持。

“第一次,就是我离开《开心蒙太奇》后,去创作‘烧包谷’。”

是的,“大洋芋”这个角色的成功如同一座山一样挡在“烧包谷”出道的路上。这给唐鹏带来了很多心理压力,他担心观众会审美疲劳。然而正是这样的压力,激发出了他更多的配音和创作潜能,让“烧包谷”走进了每一户云南人家。

第二次是08、09年,碟片市场的断崖式下跌。当时的唐鹏,没有意识到市场在改变。在发行商的压力下,他认为是自己的原因。

网络浪潮取代了音像店

2014年,唐鹏开始筹备公众号,在艰难地维系下,如今已有70w粉丝了。

这二十多年里,除了对配音的热爱,唐鹏一直坚持着一个原则:把方言保留下来。

他坦言:“如果有一家本土企业愿意和我一道,把云南的方言拍进广告里,把这些词、字,以聊天的形式呈现出来,给它留成影像资料。把这个当成公益事业先做了。不是件好事儿吗?”

这种由方言带来的文化认同感是非常强烈的。在某视频平台上,时长一小时以上的方言收录视频竟达到了440w 的观看量。在弹幕中,一度出现了为自己家乡话应援的刷屏奇观。

弹幕应援家乡话

这可以称作是民间自发的一种对方言的传承和保护。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另一个执着于语保的人,汪涵。

各地方言

“在主持节目的过程当中,我一直试图找到和嘉宾之间无障碍的、自如的、温情的交流方式。”

最终他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方式,用对方的家乡话打招呼,“一下子气氛就融洽起来,嘉宾也很快放下包袱。”

在使用中,方言得以传承。“因为只有当你继续使用这些语言时,它才会活着,活着总比‘活化石’好。”

让活在一代又一代人嘴巴上的方言,活下去。作为民间语保人,汪涵自出500万,计划用5年到10年的时间,对湖南57个调查地的方言进行搜集研究,用声像方式保存方言资料,进行数据库整理后无偿捐献给湖南省博物馆,作为湖南省博物馆永久的人文类史料保存起来。

“哪怕是500年之后,有一个年轻人听到了他祖先用这样的声音,描述他们当时的生活,他感动了,流下了眼泪,为了那滴眼泪我也要坚持做下去。”

这无疑是意义重大的,如同我们听到鲸鱼的叫声会热泪盈眶一样,我想,这种刻在我们骨子深处的方言,需要被听到,需要被记录,更重要的是,需要被传承。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而我们每天使用的语言,就是民族特色的最直观表达。

云南方言举例

然而越来越多的人,只能‬听懂方言,而不会讲方言‬。在他们看来,普通话与方言是对立的,说方言意味着不能说好普通话,这真是个让人哭笑不得的理由。

其实,普通话与方言之间,并没有矛盾。多语言的切换反而能激发语言学习的能力,掌握一门方言,其实掌握的是一方历史,熟知一方水土,了解一方人情。

那些不曾在普通话里出现的发音,有时往往更加形象真实,“乡土作家”沈从文就喜欢在文学创作中加入湘西方言,从某种意义上说,懂得方言,弥补了普通话在现实应用和文学创作中的某些不足。

唐鹏谈方言与普通话

每年的2月21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国际母语日”。对于“母语”,不能做褊狭的理解;把所有中国人的“母语”,等同于普通话、书面汉语,完全排斥方言、口头表达。语言作为信息的载体,对人类至关重要。然而,语言的差异性恰好保存下很多其他语言无法表达出的意思。比如,人们无法把中文中的“缘”这个概念准确地转化为英文单词,因为它在英语逻辑里是不存在的。“karma”“destiny”都只是一种“解释”,而不是准确的翻译。

因此,不懂中文的人大概是不能准确体会其中的含义的。

4个不能被翻译成中文的外语词汇

在我国,每个地方都有方言,都有人说方言,甚至很多人的母语就是方言。人民日报说:“方言与人的乡土文化更为亲昵、更为契合,它携带着更多的文化密码,也包含着更多的‘地方性知识’”。同时,方言直白的表达方式也更加形象生动,例如云南方言中称吃饭为"肿脖子",满满的画面感。所以,方言的保存对我们的文化有着重大的意义。因为它传承的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更是民族的风俗,习性,精神,日常生活等等难以被复制的独特文化。关注语保,你我都是方言传承人。

参考资料:

七彩文创集 - 配音大师·唐鹏

社论 - 母语传承,不能排斥方言

罗江文,赵洁薇 - 云南汉语方言的基本特征

(本文图片/视频均来自网络)

原文创作,禁止转载!

创作不易,点个赞吧!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