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看点网08月11日小杨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北京外国语大学储备外语人才,小语种大作为)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人物简介:
苏莹莹, 我校亚非学院马来语专业1994级校友,亚非社会与文化研究方向博士。马来语专业副教授,亚洲学院院长,首届中国高校马来语专业发展工作委员会(2019-2022)主席。主要研究领域:马来语言文学、东南亚社会与文化、非通用语专业人才培养。
笔者见到苏莹莹的时候,她正端坐在办公桌前查看文件。快速处理完工作,她搬来一张椅子,坐在笔者对面。阳光从窗外照了进来,与她亲切的微笑融为一体,让笔者不由得心生暖意。
从学生到老师,她已经在北外走过了25年的历程。这是她不断成长的25年,更是她将“小语种,大作为”的理念写进自己和很多学生人生的25年。
1994年,作为福建省漳州一中第一个保送北外的学生,苏莹莹选择了马来语专业,从此与这门以往从未接触过的语言结下了不解之缘。
大学时代虽然已经远去,但那时的经历却对她影响颇深。苏莹莹的老师、北外马来语专业创始人吴宗玉老师,带领着她和同学参加了许多高级别的外交外事活动,这是她深刻体会到老师所说的“小语种大外交”教育理念的开始。
在苏莹莹大三的时候,马来语专业组织了一个马来语的国际研讨会,来自世界各地的70多位研究马来语的学者来到了北外。
“在今天,这么大规模的一个活动没有请专业的会展公司来操作是难以想象的。”而当时苏莹莹所在的94级马来语班,3位老师带着20名学生就把为期5天的国际大会安排得井然有序。
正因为北外师生表现出来的这种专业能力和敬业精神,时任马来西亚教育部部长的拿督·纳吉布在会议闭幕时宣布,马来西亚教育部邀请北外全体马来语专业师生访问马来西亚,这在当时是没有先例的。
出访的一个月中,苏莹莹和老师、同学们走遍了西马的11个州。他们的行程被很多华文、马来文、英文的主流报纸报道出来,在当地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当地马来人感叹,中国居然有这样一批孩子在学习马来语,并且学得这么好——会唱马来歌,会跳马来舞,能念马来的诗歌。94级马来语班后来获评“北京市优秀班集体”,他们提交的报告题目正是“小语种,大舞台;小语种,大作为;小语种,大世界”。
“大学生涯中种种难忘的经历使我坚信小语种是可以有大作为的,这对我后面整个职业生涯中,如何鼓励非通用语的学生发挥自己的作用、做出自己的贡献,具有很大的影响。”
因为老师一句“我们希望你留校”,原本作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定向生的苏莹莹毫不犹豫地留了下来,成为了学生们口中“既亲切又专业”的苏老师。
谈到学生们,苏莹莹时不时露出笑容,眼里盛满了温柔的光。在北外,学生们的聪慧、对语言的热爱总能让她感受到教学相长的乐趣和意想不到的惊喜。
每年由马来西亚国家语文局和马来西亚教育部举办的“首相杯”世界马来语演讲大赛,都会吸引全世界50多个开设马来语专业国家的选手参加。北外的同学们拿了国际组的1届冠军,7届亚军和1届季军。他们的优异表现,不仅向全世界展示了北外马来语专业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而且在这个备受马来西亚政府和民间关注的大型赛事中展示了中国年轻学子的风采。同学们的点滴成长,都令苏莹莹和她的同事们感到欣慰与幸福。
随着新一代的学子进入校园,苏莹莹也感受到许多变化,她也不断地和同学们一起成长。一次,她的学生因为参加超级女声比赛而无法按时提交论文。作为毕业论文指导老师,苏莹莹一方面督促学生尽快完成,另一方面也很理解学生展示自我的梦想。这时她意识到,沟通的技巧、善意的引导和及时的提醒非常重要。如何理解学生们的话语体系,如何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来跟他们沟通,成为了一门新的必修课。
这些年来,苏莹莹的学生们有的走向各个部门就业,有的奔赴了更高的学习殿堂,比如新加坡国立大学、牛津、康奈尔、UCL、荷兰莱顿大学等等。他们因为学了马来语,了解了马来文化,了解了东南亚文化,能够在硕士阶段进行东南亚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深入研究。这让苏莹莹觉得为他们铺就了一条成长的道路,而这种幸福和收获感是其他东西无法取代的。
她微笑着说:“我留校到现在21年,从来没有后悔过当初的选择。”
除了授课之外,苏莹莹也担任着管理者的角色。从亚非语系副主任,到教务处副处长,再到亚洲学院院长,她不断思考着,实践着,为北外和学生们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她认为,北外作为国内外语院校的领军者,要立足于传统优势,进行开拓性的思考,要不断挖掘、保持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才能保持领先地位。仅仅完成国家交予的已建交国家官方用语全覆盖任务是不够的,北外在语种开齐的情况下,新的目标是国别区域研究全覆盖,北外应该致力于培养“对象国通”、“区域通”,对对象国及所处区域有深刻了解的人才,才能在国家有需要的时候,在各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2010年开始,北外实施了《北外国际化战略人才培养计划》,以试验班的形式,探索了本科阶段外语专业拔尖创新人才的特殊培养路径。在2018年5月的《中国外语教育》刊物中,苏莹莹与其他5位老师共同发表论文《对<北外国际化战略人才培养计划>实践的反思》,这个项目也获评2017年度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苏莹莹希望,一些同学通过这样的特殊培养通道,能够成长为北外这样一个生源“高原”上的“山峰”,成为兼具“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高水平战略人才。同时她也强调该项目在校内形成了辐射带动作用,她和同事们努力让战略班的模式惠及更多的学生,而不只是培养小部分精英。
2019年9月23日,北外在原亚非学院的基础上扩建成立了亚洲学院和非洲学院,苏莹莹被任命为亚洲学院的首任院长。亚洲学院共有30个语种专业,虽然现在有一部分专业还没有招生,但是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之中。
苏莹莹相信,这些非通用语种专业的建设,对响应国家大力推动的亚洲文明对话、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战略部署都将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从北外马来语专业的本科,到北外亚非语言文学方向和马来西亚国立大学马来文学的两个硕士,苏莹莹初期的学习都是在传统的马来语语言与文学的领域里。
然而,在2000年初,全国外语教学界已经形成共识,外语人才需要向复合型人才转变,仅仅精通一门外语是不足以适应社会的需求的。这就要求教师们也要迅速成长起来,开拓自己的学术视野,成为复合型的教师。
考虑到马来西亚是东南亚南海争端国家之一,2011年开始,苏莹莹就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在博士阶段跨越到国际关系方向进行学习。她希望既能借助语言优势又能借助学科知识,清楚地解读对象国的南海政策,并且向对象国的学界用马来语清楚地表达中国的南海政策。
一边从事教学和管理工作,一边读博做毕业论文,对苏莹莹来说,这个跨学科的学习过程异常艰辛。
苏莹莹的博士生导师是国内研究南海问题的泰斗级人物,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的李金明教授,他对学生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李教授一直主张“没有对历史的了解,是不可能真正做深国关的”。所以苏莹莹需要阅读大东南亚史,中西交流史,海外交通史,海洋法等大量书籍,涉猎各个学科领域。因为缺乏学科相关的基础理论的积累,很多学术性的定义,以及它在马来西亚的解读、在西方的解读、在中国的解读,她都需要花功夫去全面、深入地了解。
虽然这个过程很艰辛,但是这也使她真正认识到了掌握语言钥匙的优势。因为她可以通过对象国的语言,去读一手的材料,而不是二手的、三手的英文材料,这才可以真正知道对象国的学界在想什么,他们最关注的问题是什么。她发现,马来西亚的一些学者在国际舞台上用英文发表的论文上所表现的态度是比较模糊的,而一旦用马来语发表文章,他们就会表达更为真实、深入的想法。
今年5月,苏莹莹的《马来西亚南海政策研究》一书正式出版。该书将马来西亚南海政策置于中马关系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在深入剖析马来西亚与南海的关系以及马来西亚南海政策、中马南海争议现状等重要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的应对策略提出了解决争端的建议,对深化国内学界对南海问题的研究、对中马关系的研究,对于我国南海维权外交实践均有十分积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她对大量马来语文献资料的阅读和研究,包括马来西亚学界论文、当地主流媒体的报道评论、该国智库的官网资料等等。
她将小语种的语言优势、英文的文献阅读能力、国际上通行的学科观点以及自己的中国立场结合了起来,实现了学科的跨越,为学科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更为两国关系的发展实践做出了贡献。
正如苏莹莹所说:“对于任何一个学外语的学生,中国和对象国的关系发展和自己是息息相关的。学外语的人,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要考虑到怎样去积极发挥一个外语人的作用。在中国和对象国关系不稳定的时候,如何去改善它,如何去解冻、去化解、去推进;在关系好的时候,如何巩固,如何进一步提升,而最关键的是,环境是什么样,而你应该去做什么样的贡献,这才是外语人应有的担当。”
“学无止境啊,”苏莹莹感叹道:“这真是永远不过时的一句话。”
她特别希望学生们在有时间、有精力的时候,最大可能地去汲取更多的知识,而且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广泛地涉猎多个领域、各个学科的书,避免因为没有充足的知识储备,错失机会。
她也期望北外的学生一定要成为有远大志向、有责任担当的人,要成长为一个真正能够被委以重任的人。有担当意识,就应该面对困难时迎难而上。她经常和学生说,一个人最终能走多远,其实是由你的人品决定的。这里“人品”指的是本质上你是不是善良诚实,是不是有理想情怀,是不是有担当意识,是不是有良好品质。
采访接近尾声时,苏莹莹总结道:“年少的时候多读书,志存高远,心怀天下,才能真正成长为一个有品格的人。”这是一位老师对学生们的谆谆教诲,也是一名外语人对正在成长的新一代外语人的殷切期待。
(作者:袁晶晶)
(文章来源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校友会)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