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手机 > 正文

城市暴雨内涝原因 一下暴雨就内涝

华夏看点网08月02日小杨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城市暴雨内涝原因,一下暴雨就内涝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这两天因为“七上八下”

北京的雨水准时抵达

天气凉爽了许多

不过,这两天昆明和吉林饱受暴雨烦恼

突降的暴雨引发城市内涝

昆明市民在被淹地段“看海”中新网刘冉阳摄

这不禁让北京的朋友们想起

2012年的7•21北京特大暴雨

时间过得真快

距离那场暴雨已经整整五年啦

到现在好像还记忆犹新

那一年,在北京的你“看海”了吗?

2011年6月,武汉遭遇1998年以来最强暴雨袭击,“到武汉看海”成为了流行词。南京看海,北京看海,广东看海…..近年来,每逢暴雨,很多城市地区都会引发城市内涝,“水漫金山”的场面不断在城市中上演。

什么是城市内涝?

这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也就是下暴雨后的“看海模式”。

造成内涝的天气原因是降雨强度大,且范围集中。而从城市本身来看,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就曾表示:重要原因是城市规划“重地上轻地下”造成的。

城市里“看海”不是什么太好的事

内涝,不仅是一个老问题,甚至是一种城市顽疾。近些年来,北京、广州、南京、武汉等“现代化”、“国际化”的大城市也都加入了“看海”的行列。居民们虽然能捕鱼游泳欢乐多,但这种城市内涝可不是什么好玩的事。

2012年7月21日北京特大暴雨,全市受灾人口达190万人,其中79人遇难,经济损失近百亿元。

2011年6月18日,一场长达20多个小时的大暴雨,让武汉几成“泽国”,全城多处交通要道积水严重,交通几近瘫痪。而这一年的暴雨,导致南方洪涝灾害,截至6月20日,共造成175人死亡,86人失踪。

2011年武汉暴雨中的“游泳哥”

就连前些日子的南方暴雨和这两天昆明市主城区突降暴雨,也都出现了城市内涝,市民在洪水中“看海捕鱼”。

据2015年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5年,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武汉等地,全国平均每年有180座城市被水淹,2013年达234座。不少专家认为“城市建设重地表,轻地下”、“城市缺乏科学规划及超前意识”、“疏于监管地下排水工程”、“急功近利的发展理念和政绩观”等导致城市内涝时有发生。

暴雨内涝城市,如今还“看海”吗?

在5年前的7·21北京特大暴雨中,遇难者之一的34岁的丁志健当天驾车回家,在北京二环路广渠门桥附近不幸遇难。当晚,暴雨致广渠门桥下积水4米。一年之后,当超过24小时的接近暴雨量级的大雨袭来,汽车驶过广渠门桥下,只有车轮带起一点水。

2013年,广渠门铁路桥下主路旁新装了一长溜儿雨水箅子。(来源:北京晨报)

北京“7·21”特大暴雨之后,对全市防涝系统进行了改造,加速升级防汛工程设施和应急管理水平。仅2013年,便完成了2061公里管网清淤清掏,并于2013年起启动实施中心城区雨水泵站升级改造工程。

2016年,北京又迎来暴雨“大考”,且降雨时间已经远远超过“7·21”。大暴雨将北京的部分街道变成了湍急的河流,有些低洼街道的积水严重。但广渠门桥,在暴雨下依然畅通无阻,未见任何积水现象。

如今北京的内涝顽疾虽然没有完全根除,但也正在改善,然而华北及南方等有些城市,雨后的积水退得就有点慢了。

2016年,湖北武汉武昌一小区内,由于积水过深,消防官兵用橡皮艇拉着市民们一批批转移。(来源:新京报)

我们再拿武汉为例,2011年武汉“看海”之后,2013年的一次大暴雨,武汉市水务局长左绍斌说,此次暴雨再次暴露出武汉排水设施能力不足问题。当年,武汉市水务局出台《武汉市中心城区排水设施建设三年攻坚行动计划》,准备通过3年努力,投资130亿元,系统完善排水体系、整体提高排水能力;2015年1月,武汉市政府又印发《武汉市中心城区排涝、治污、供水两年决战行动计划》;同年4月,武汉正式入选国家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

但三年过去,2016年的大暴雨来袭,武汉虽有所改善,但还是内涝比较严重,206处路段渍水。不过,由于武汉的地理位置,内涝不断的情况更被人们比喻为“年年治涝年年涝”。

城市内涝怎么就治不好?

地球的气候环境我们难以控制,那么“人为”能做些什么呢?北京“7·21”特大暴雨后,北京提出,4年内消除城市内涝隐患。如今4年之期已到,但要做的工作仍然很多。

城市内涝的问题是比较复杂的,城市自身的排水系统不完善和城市建设是比较重要的两方面。改革开放后,城市发展迅速,高楼大厦、道路桥梁不断建成,但却忽略了能够与地上配套的排水系统,“重地上轻地下”的发展观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再加之城市建设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各种因素综合来看,治理城市内涝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2016年7月20日北京市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市政人员正在检查排水管网。(来源:中新网)

2013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表示,我国力争用5年时间完成排水管网的雨污分流改造,用10年左右的时间,建成较为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一定要改变城市“逢雨看海”的状况。

我国现行的城市排水管道建设依照的两个国标,简单来说防涝上限是五年一遇的暴雨,而北京在“721”之前只达到了防治“三年一遇”暴雨的标准。而在极端天气出现时,这种标准就比较滞后了。此外,随着城市的发展,管网的建设也越来越困难。

积水涌进地铁口

对于城市建设而言,为什么像武汉等地频遭内涝?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防洪领域专家、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委员程晓陶认为,首先是城市在短期内急剧扩张,快速的城镇化挤占河湖,扰乱水系。

比如昆明上世纪60年代经历了滇池的围海造田运动。大自然留给人们的水体不断被填塞挤占,可以调蓄雨水的地方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都失去了原有的功能。再加上城市表面硬化,雨水无法从地面渗透到地下。如果排水系统无法跟上的话,大量雨水聚集到地势低洼地带,自然就形成了可以“看海”的内涝。

解决城市内涝就没办法了?

近些年,为解决城市内涝问题,“海绵城市”的概念出现在人们眼前。而我国也正在大力推进“海绵城市”的建设,力争让城市内70%的降雨就地得到消纳和利用。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镇水务分院资源能源所所长王家卓表示,根据国务院安排,到2020年,中国20%城市要达“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目前30个城市正试点。

那么问题又来了,什么是“海绵城市”?简单来说和字面意思类似,就是让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能够吸水、蓄水、渗水、合理利用等,能够有良好的“弹性”去应对环境变化和自然灾害等。

基本上就是像下图示意的样子啦↓↓↓

“海绵城市”的概念,在国外已经有所成效。比如荷兰的鹿特丹的“水广场”,平时这里是休闲娱乐广场;当暴雨来袭,水广场就变成一个防涝系统,当雨水过后,其储蓄下来的水还可以被抽取储存作为淡水资源。

再来看作为我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市的四川遂宁,2016年5月6日首轮强降雨天气,市城区降水量达12.4毫米,但经过改造的市城区并未出现大范围的城市内涝,这与4年前的遂宁“6·30”遭遇特大暴雨的情形完全相反,足见海绵城市建设效果初步显现。

新华社记者 薛玉斌 摄

在遂宁经过改造的河东新区芳洲南路,路面就是由特殊材质透水混凝土铺成的。用洒水车模拟短时强降雨,1分钟内喷出5吨水在路面上,从喷水开始计算6分30秒后,积水完全消退!

防治城市内涝,可以说考验的是整个城市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如何平衡城市的发展规划和在暴雨等极端天气中保证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的正常运行,任重道远。不过看到“海绵城市”遂宁的初见成效,还是很有盼头的。

编辑:郭玮瑾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