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手机 > 正文

海国图志全文及解释 海国图志的地缘视野)

华夏看点网08月28日小杨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海国图志全文及解释,海国图志的地缘视野)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来源:读特“师夷”说一经提出,迎合了举国上下同仇敌忾,面对强敌却又无可奈何的人心,因而一纸风行学习成了兵法,变成了一种策略,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海国图志全文及解释?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海国图志全文及解释

来源:读特

“师夷”说一经提出,迎合了举国上下同仇敌忾,面对强敌却又无可奈何的人心,因而一纸风行。学习成了兵法,变成了一种策略。

近代,海域大开,列强西来,环伺中国,亦商亦战,游弋“中国海”,以制海权,立通商口岸,国人地缘政治视野遂转向海域。

魏源的《海国图志》一问世,就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其中之一,就是带来人们看世界的新视野,有了新的地缘政治的角度。

其视野,焦点已非中原,而在海疆,从广州到上海,从上海到天津,沿海这一线,成了近代中国的生命线。传统天下观,尽管很少有过海洋抱负,但也向这一线倾斜了。

学者的抱负,由西北边疆史地,转向海国志,从魏源开始。

不过,魏源提出的“海国”是相对于中国而言的,中国之外,都是海国。“海国”的提出,还是在传统天下观里,是天下观的新发展,将天下分为中国和海国,天朝居中国,四夷居海国,所以《海国图志》里面没有中国,以示天朝不与四夷为伍。

在《海国图志》里,言及外国,皆一“夷”以蔽之。除《海国图志》,魏源还著有《圣武记》,这两本代表作,或述本朝以“圣武”经营中国,或言当下,应以天朝“圣武”经营海国。

这两本书,加上他那套《皇朝经世文编》,构成清王朝的新学体系,引领时代的爱国主义。制夷,既是爱国主义的表达,也是清王朝的新政略。

不过,以中国之外的世界为“海国”,表明魏源对当时的地理常识还处于比较的陌生阶段,所以他才会将横跨欧亚大陆的俄罗斯,划在他指定的“北洋”国里。

魏源的《海国图志》扩充了天下观,尽可能搜罗海国,把它们都搬到天下观里去,引导传统治国平天下的视野,从西北边疆转向东南沿海,由此而发展出一套新天下观——以经营海国为目标的天下观,他的经营之道,除了攻夷、治夷、制夷,还喊出了新的口号:“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海国图志》初问世,好评如潮。郭嵩焘称赞它可以“考览形势,通知洋情,以为应敌制胜之资”。后来,批评渐起,对于“以夷攻夷,以夷款夷”,冯桂芬以为是“自居于纵横家者流”“欲以战国视诸夷”,“徒逞谲诡,适足取败而已”,不过,他对“师夷长技以制夷”,还算满意。

“师夷长技以制夷”,这口号,一喊出来,就获得一片喝彩声。此前,从未有人讲过“师夷”,魏源这么一说,晚清便奉为国策。当时西方人怎么看这句话呢?1847年9月,在广州的《中国丛报》上有篇文章,将这句话解释为:“首先拜他们为师,然后仇恨他们,消灭他们,以此作为由于学习了人家而进步的酬劳。这真是一种对教育的特种报酬。”

这样说来,似有无限伤心,可这么一说,也就说透了晚清王朝向西方学习的目的。

“师夷”说一经提出,迎合了举国上下同仇敌忾,面对强敌却又无可奈何的人心,因而一纸风行。学习成了兵法,变成了一种策略。

在华夷之辨里学习,在华夷之辨里“师夷”,与礼治之国的传统师道不同,毕竟与“天地君亲师”之道有些违和,魏源没有给出更多的解释,面对“海国”世界的突然到来,魏源要不顾一切地去学习,他在“师夷长技以制夷”这句口号里,只管有用,不问原则,一时期有用,长久了就会产生机会主义的思维习惯。

读《海国图志》,不妨与《瀛寰志略》对比,可知近世之初睁眼看世界的眼光,亦不尽相同。

(作者系历史学者)

(原标题《的地缘视野 》)

本文来自【读特】,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